本文作者:cysgjj

篆刻艺术展览大箱图片欣赏-篆刻展作品图片装裱

cysgjj 今天 3
篆刻艺术展览大箱图片欣赏-篆刻展作品图片装裱摘要: 本文目录一览:1、南京篆文多的地方2、来楚生篆刻欣赏...

本文目录一览:

南京篆文多的地方

1、南京篆文多的地方有夫子庙“天下文枢”坊、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、严树森篆书扇面艺术展相关场所、“金陵四十八景”主题篆刻展示处、江苏青年书法篆刻展举办地、第三届江苏省篆刻作品展举办地、玄武区、秦淮区、鼓楼区等。

2、夫子庙简介:南京夫子庙,又称孔庙,是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孔子而建的庙宇。它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,融合了古老的儒家文化与南京特色的秦淮风光,是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天发神谶碑特色:天发神谶碑是夫子庙内一处独特的景点,高达八尺,宽三尺余,上刻神秘的篆文。

3、关于夫子庙的故事——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,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(337年),根据王导提议“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”,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。当年只有学宫,并未建孔庙。孔庙是宋仁宗景_元年(1034年)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。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,故又称夫子庙。

篆刻艺术展览大箱图片欣赏-篆刻展作品图片装裱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4、鸡鸣寺在南京玄武湖畔、鸡鸣山东麓。寺名从山名而来,山名因其形状而得名。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南朝时,梁武帝萧衍崇信佛教,曾经修建了大量的寺庙。鸡鸣寺就是梁大通元年创建的,初名为同泰寺,后又称法宝寺,明朝时重建后叫鸡鸣寺。

5、在千佛岩石窟内壁和门楣上,留下了许多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刻,这些题刻时间跨度长达1398年,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。其中,南唐徐铉、徐锴的篆文题名和宋人游九言所书“栖霞山千佛岩”六个大字尤为引人注目。

6、“景阳井” 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侧即在江苏江宁县北鸡鸣寺里,到现在,估计遗址还在,井应该早就找不到了(据《景定建康志》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记载,胭脂井原名“景阳井”,在台城内,后淹没。后人为了让人们记取陈后主的教训,遂在法宝寺(今鸡鸣寺)侧再立胭脂井。

篆刻艺术展览大箱图片欣赏-篆刻展作品图片装裱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来楚生篆刻欣赏

有《来楚生画集》、《来楚生法书集》、《然犀室肖形印印存》行世。 “处厚”(图3)一印语出《老子》,这二字他也曾多次制成朱白文印。在一方折文“处厚”的印款中“处其厚,不处其薄”,这也是来氏的艺术观点的体现。按一般规律来讲,篆刻创作中以对一印跑龙套、小篆杂陈,也不宜将不同风格、结构的书体生硬凑合在一起。

来楚生的篆刻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,他的作品富有个性和创新。其中,“初升”印(图1)展示了他善于将“升”字创新为“门”字结构,刀法自然流畅,既有大小变化,又在对比中达到统一。印面下部留红处理得巧妙,形成苍茫残破的美。

篆刻艺术: 刀法独特:来楚生的篆刻刀法如笔,富有新颖的创意,打破常规,开创了新的艺术视角。 布局巧妙:他的肖形印以古玺汉印为根基,融合晚清流派,布局巧妙,每一枚印章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推敲。 自成一派:他的篆刻作品既有吴让之、吴昌硕大师的风***,又自成一派,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
篆刻艺术展览大箱图片欣赏-篆刻展作品图片装裱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喜迎杭州亚运|西泠名家倪郡阳作品欣赏

杭州亚运会即将举办,西泠印社美术馆特开展“美在西泠喜迎亚运|西泠名家作品特辑网展”。在本期作品特辑中,我们欣赏了西泠印社社员倪郡阳的精彩作品。倪郡阳,1957年出生于杭州,师从多位名家,毕业上海师大艺术系美术专业,并在上海中国画院研修书法篆刻艺术。

倪郡阳是西泠印社社员,其作品在“美在西泠喜迎亚运|西泠名家作品特辑网展”中得到了展示。以下是对倪郡阳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:个人背景:倪郡阳,1957年出生于杭州,是一位在艺术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艺术家。他师从多位名家,毕业于上海师大艺术系美术专业,并在上海中国画院研修书法篆刻艺术。

美在西泠喜迎亚运|西泠名家作品特辑网展,以期营造喜迎亚运、共襄体育盛事的美好氛围,展出的西泠印社社员倪郡阳作品,展现其深厚的技艺。倪郡阳,杭州人,学艺师承多位名家,毕业于上海师大艺术系,深造书法篆刻艺术,曾赴欧洲深造。其作品多次参与国内外艺术展,屡获全国性大赛一等奖、金奖。

刘少白的展览

1、又比如,展览中居廉的《岁朝清供图》里有一棵***,当代画家、师承于白石老人第四子的刘少白告诉我,古人爱***,为***题诗作画,甚至出了本书叫《菜根谭》,意为嚼得菜根,百事可为。对于***,古人有很多理解,因为中国是个农耕社会,耕读传家。子弟为官,也不可忘本,而是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。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uma3dproducts.com/post/61702.html发布于 今天

阅读
分享